最近,我在社交平台上看到一位朋友分享了她的育兒心得,特別提到她參加了「取名媽媽教室」後的感受。這不禁讓我回想起自己的一次經驗,當時幾乎因為一個誤會而對孩子產生了錯誤的理解。
有一天,我接到學校的電話,告知我小孩的書包裡發現了其他同學失蹤的東西。那一刻,我的心情跌落谷底,滿腦子都是對孩子的質疑和自責。但幸好,我的另一半冷靜地提議:「要不要找張科勉老師聊聊?」這提醒了我,我們曾經在「取名媽媽教室」得到的收獲。
深入了解孩子的個性
在「取名媽媽教室」中,我們第一次接觸到姓名星座系統。這個系統能夠深入分析孩子的個性特質,比如「穩定星」就代表著孩子強烈的收藏欲。當時,我們對二寶的名字進行了分析,結果發現他的性格與名字的特質高度吻合。這讓我對名字背後的深意有了新的認識。
個性化教養建議的價值
張科勉老師還提供了許多個性化的教養建議,幫助我們用更合適的方式來引導孩子的成長。例如,在這次事件中,張老師指出,孩子的行為其實只是一種單純的收藏慾,並不是偷竊。這個視角讓我意識到,很多行為背後都有我們未曾理解的原因。
從冰山理論得到啟發
我還記得冰山理論,這是一個讓我深刻反思的概念。孩子的行為只是冰山一角,水面下的情感和需求才是我們需要關注的。我們常常因為看到表面,而忽略了孩子內心更深層次的東西。這次的經歷提醒我,在教養中,需要更有耐心去理解孩子的真實需求。
避免教養誤解的重要性
這次事件也讓我學會了控制情緒的重要性。當時的我差點因為一時的情緒失控,而對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傷害。幸好有了張老師的指導,讓我在育兒的路上少走了許多彎路。
增進親子關係的秘訣
透過這次的經驗,我更加認識到名字分析在親子關係中扮演的角色。名字不僅是稱呼,更是理解孩子、搭建情感橋樑的一個起點。我開始相信,了解孩子的天性,才能在教養中找到更好的方向。
總結來說,參加「取名媽媽教室」讓我對育兒有了全新的視角,尤其是對每一個孩子獨特個性的理解。這段經歷讓我明白,親子教養不僅僅是規範行為,更是尊重和引導孩子發展的過程。透過名字的分析,我們可以更好地支持孩子的成長,這也是我會推薦給每一位新手家長的一個重要方向。
「吾寶貝親子共學協會」「新生兒取名媽媽教室」的官網與報名連結:
https://www.capturemiracle.com/
FB吾寶貝親子共學: